【吳思儒專欄】從公民科學為起點的科學公民社會: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學生,協助淡水河濕地監測計畫。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臺灣環境長期缺乏完整生態資料,往往有重大的開發案時,才匆匆進行科學調查與分析,演變成了有開發才有資料的困境。近年來,政府雖然開始補助民間單位,或是配合政策逐漸累積環境資料,並建立資料庫,但由於單位多元,格式不統一,導致在環境管理運用時,困難重重。近年,國土計畫法推動時,就遇到了此狀況。 
更現實的狀況是,當代的決策,不得不同步考量社會、經濟與環境衝擊,是相對複雜的過程,但在此之前,如果連對於人文生態等環境資料都不足時,相關的決策都具有相對高的風險。
另一方面,臺灣透過非營利組織與公民自發紀錄與調查累積不少資料,近年更因行動裝置的普及,讓更多民眾可以快速取得資訊與地理位置;透過科學家的投入,建立相當豐沛的公民科學能量,逐漸形成一股監督與協助政府的民間力量。 但由於方法的限制,雖然可以提供名錄累積,但實際運用上也仍有侷限 。此外,臺灣非營利組織的組成,較少能夠聘僱專職研究人員,相關資料的品質仍無法更加科學化,學術單位也只能關注有限的地點與議題。上述原因讓投入的資源效果打折,也造成議題討論時各方認知的落差。
如果可以透過訓練讓公民參與科學化的監測,除了能增加有調查能力的公民數量、提升調查品質,更可以讓公民理解科學調查的極限性,使公共議題的討論可以更加聚焦。

|科學培力: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為回應上述困境與需求,「川流之島流域學校」應運而生。
學校的名字來自於對河川與流域系統的理解。河川是臺灣地貌最重要的自然營造力,同時伴隨著農耕、航運、電力及污水乘載等功能,深刻影響著臺灣歷史與文化,是自然與人文平衡重要的場域之一。「流域」則是集水區的意思,亦即在這些土地上發生的人事物,都可能因為地表逕流導入河川。在這樣的概念下,幾乎含括居住在河川旁邊所有的自然與人為的行為,也慢慢成為一種面對永續管理時的集合單位。
換言之,全島就是由大大小小的流域範疇所組成,「川流之島流域學校」談的便是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總和,審視著過去和當代,也遙望著未來。如何跨域多元學習,就是「川流之島流域學校」致力推廣的一部分,而最重要的第一步,就是科學培力。

學校命名源自對河川與流域系統的理解。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|臺北市大理高中濕地社的經驗學習

若論起「川流之島流域學校」的起源,始於2007年起大理高中濕地社的教學計畫。當時部分學生參與了「臺北市華江溼地守護聯盟」的志工培訓,透過科學方法的訓練,以實驗室標準方法進行底棲生物的調查。底棲調查工作繁重,但這批志工長期承擔此地區的調查工作,並一直延續到他們大學跟研究所時期。該經驗除了證明高中學生透過訓練之後,可以進行科學調查,也顯示大專學生是相關公民科學工作的重要人力資源。

受訓志工在臺北市華江濕地進行底棲生物調查。底棲生物係指生存在濕地底層的生物,包含螺貝類,蝦蟹等甲殼類等,是濕地能量傳遞重要的角色,透過長期監測,可以作為濕地整體棲地品質的指標之一。
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|公私協力的三峽河鳥類監測活動

2020年第十河川局於地方辦理三峽河議題工作坊,在地居民、志工、家長與教師進行滾動式的討論。在眾多議題之中,慢慢發展出生態監測的想法,並且辦理了培訓與監測行動。但由於政府專案的時間在當年底即告中止,為了讓這難得的火苗延續,當時即發想出,如何讓專業者在沒有政府資助下協助這項工作的討論,也間接促成了「川流之島流域學校」的創立,透過專業鳥類調查人員協助,每個月進行監測同時訓練,期望在一年後可以培訓出至少三位以上的專業辨識人員,並期望兩年後該監測可以在沒有外力支援下,自主運行。

參與鳥類調查的民眾熱烈討論觀察到的鳥種。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|以目標為導向的公共行動

綜合上述,慢慢可以理解,目前社會有很多人關注生態,但缺乏足夠的能力去進行科學調查,同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,極需要更多的生態基礎資料作為民主社會判斷的依據,政府資源有限而民間組織又沒有經費聘請大量科學人才,而這些系統性的培力工作也受限於經費來源。

所以我們提出了一個運作架構,在部分特殊專案可以用募資取得資金,但常態性則以臺北記憶倉庫中,川流之島賣店營收的5%作為經費來源,並同時結合專業團隊與人力提供技術支援,希望可以完成以下工作項目:
  • 進行公民科學訓練與教育,包含人文與生態
  • 實際支持地方生態調查,包含自辦以及支援其他組織
  • 定期產出科學報告與教育行動
  • 建立流域人文生態資料庫
  • 推動流域環境傳播工作

|摸著石頭渡河的做中學歷程

川流之島流域學校背後是十多年的公民參與科學調查觀察,以及一個2021年才付諸實踐的三峽河鳥類調查行動,希望在既有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之間找出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。此刻,仍然是一個摸索的方向,但我們深信這是一個無悔的方向,也期待更多朋友的加入。

編按:本文原刊於荒野保護協會《荒野快報》第341期,經作者同意,由本平台重新編輯、下標後刊出。

 1,724 total views

|作者

吳思儒

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,曾任職於生態實驗室、非政府組織。長期關注人文與生態永續相關議題研究,專注於跨專業實驗中找尋解決之道。目前為景澤創意執行長、貳拾號公民會所與三時生活實驗室創辦人、川流之島流域學校執行長。

發表日期:2021.04.18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