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1年】三峽河鳥類調查

三峽有許多居民從小在這裡長大,小時候三峽河魚蝦豐富,但隨著社會發展,河水被污染、魚蝦也不見了。過去三峽河的生態研究文獻較少且年代久遠,因此有許多民眾希望能建立在地的生態資料及長期監測,以增加人們對三峽在地的情感及對環境的了解。 

參與民眾一同認真尋找鳥類。
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何一先老師解說鳥類辨識技巧。
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|鳥類調查方法

在三峽河設置樣點,使用圓圈法(定點計數)調查鳥類,利用望遠鏡進行10分鐘鳥類調查,記錄目視及聽到的鳥種、數量。

|流程

活動邀請前臺北鳥會總幹事何一先老師進行授課,活動開始請何老師進行初步鳥類調查技能的教學,接著會到我們設置的鳥類調查樣點開始鳥類調查,每個樣點會先請學員獨自進行。

|調查表格設計

特徵相似的鷹斑鷸及白腰草鷸。
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色彩鮮艷的黃尾鴝。
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
|調查成果

累積2021年12次調查共記錄30科61種,共調查到2063隻次的鳥類。
2021年進行完整一年的三峽河鳥類調查。
調查的鳥類數量上,以冬季2月計算最多隻次的鳥類,共發現274隻次;8月發現較少隻次的鳥類,共發現89隻次。

|學員回饋

比較參與學員的鳥類辨識度,在參加三次後,許多學員都有辨識度提升的狀況,代表活動實際讓學員的鳥類辨識能力提升。3月後因2021年疫情而暫停活動,造成追蹤中斷,因此僅呈現3個月資料。參與學員亦表示,原來三峽河有那麼多種的鳥類,是平時不曾注意的。

|結論

透過實際調查三峽河鳥類,了解原來三峽河可發現多達61種的鳥類,調查過程中,學員亦有鳥類辨識度提升的效果。除了能理解環境外,亦可達到志工培訓之功效,建立地方生態調查人才,未來長時間規劃下,亦有機會獨立運作。  

 2,656 total views

|作者

吳思儒、何一先、朱淳懿、陳建志、陳柏宏、流域學校學員

發表日期:2021年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