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學生,協助淡水河濕地監測計畫。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學校命名源自對河川與流域系統的理解。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受訓志工在臺北市華江濕地進行底棲生物調查。底棲生物係指生存在濕地底層的生物,包含螺貝類,蝦蟹等甲殼類等,是濕地能量傳遞重要的角色,透過長期監測,可以作為濕地整體棲地品質的指標之一。
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參與鳥類調查的民眾熱烈討論觀察到的鳥種。照片提供/川流之島流域學校
綜合上述,慢慢可以理解,目前社會有很多人關注生態,但缺乏足夠的能力去進行科學調查,同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,極需要更多的生態基礎資料作為民主社會判斷的依據,政府資源有限而民間組織又沒有經費聘請大量科學人才,而這些系統性的培力工作也受限於經費來源。
編按:本文原刊於荒野保護協會《荒野快報》第341期,經作者同意,由本平台重新編輯、下標後刊出。
1,726 total views
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碩士,曾任職於生態實驗室、非政府組織。長期關注人文與生態永續相關議題研究,專注於跨專業實驗中找尋解決之道。目前為景澤創意執行長、貳拾號公民會所與三時生活實驗室創辦人、川流之島流域學校執行長。
發表日期:2021.04.18